发布时间:2021-04-21 00:55:16 阅读量:9330 作者:景尧
“我的成长离不开家乡人民的帮助军事纪实女兵脱鞋。在外多年,非常想念家乡的父老乡亲,想念仙桃的一草一木,希望能在空中多看一眼,与家乡人民一起分享祖国强盛的荣光。”许德胜在给家人的电话中表达心愿。他向部队提出申请,在回营途中率领机群绕仙桃飞行一圈,用这种方式向家乡致意,获得批准。
昨日上午11时40分,十架由武装直升机和运输直升机组成的机群飞临仙桃上空,变换队形绕城区飞行军事纪实女兵脱鞋。
机群由仙桃籍空军上校许德胜领航,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,许德胜任空中护旗方队方队长,带领队员组成直升机编队,悬挂国旗、军旗率先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,拉开了阅兵分列式序幕。
今年40岁的许德胜,出生在仙桃市彭场镇挖沟村,高中毕业后考入军校,现为广州军区某陆航旅空军上校军事纪实女兵脱鞋。在阅兵训练期间,许德胜率方队共组织训练30多个场次,使用直升机800多架次,累计飞行近1000小时。在空中梯队组织的合练中,方队长机取得9次满分,僚机平均取得6次满分,总成绩在各梯队中6次排名第一。
机群飞临城区上空,巨大轰鸣声、队形变换的震撼场面引起全城关注。“太壮观了,从没看到过这么多飞机!”许多仙桃市民兴奋不已。11时55分,机群恋恋不舍向南飞去……(记者张卫华 通讯员许立菊)
也许,那一刻,这位年仅56岁的将军,已经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。38年扎根西藏,为了藏区的稳定和安宁,他的青春,热血,如春蚕吐丝般,早已一点点耗尽。
举起右拳,面向主权碑立下铮铮誓言的何止唐飞一人。在中建岛,一代代官兵就是这样被感染着、塑造着、激励着。
翻开世界近现代史,还没有哪座城市像南京这样惨遭异族军队的杀戮和蹂躏。德国驻南京大使馆在发给国内的电文中称:“犯罪的不是这个日本人,或者那个日本人,而是整个的日本军队……它是一副正在开动的野兽机器。”
2015年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将于8月1日至15日在该国10个州同步举行。应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邀请,解放军派出代表团参加全部12个比赛项目。出征之际,记者就此次比赛相关情况采访了解放军代表团团长、总参军训部副部长刘英。刘英指出,解放军代表团决定自带武器装备,主要出于检验性能和促进官兵熟练运用、方便比赛经验推广的考虑。
这是中国援利诊疗中心首次接诊埃博拉疑似病人,首次门诊区、留观区病房护理埃博拉疑似病人的医疗队队员胡静波、王丽慧对此表示,作为军队医护工作者我们更将视病情如战情,视病房如战场,把中国军人的正能量传递给非洲埃博拉患者,为加深中非友谊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桥。
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,侦察手段日臻完善,战场可视化程度大大提高,诸如二战期间水、草不分的悲剧很难重演,但战争迷雾并未彻底散去。随着伪装技术的不断发展,加之灵活的伪装战术,战场伪装已成为生成战争迷雾的主导因素。
公权之裂缝,是被私欲一点点撑大的。一些腐败分子之所以欲壑难填、蛇欲吞象,是因为权力的滋味太诱人,权力的兑换太容易,进而陷入一种贪腐恶性循环之中:用权力谋取私利——用私利获得更大权力——用更大权力攫取更多私利……最终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远、越陷越深,欲罢不能、追悔莫及,葬送个人前程和家庭幸福,损害党和军队的事业。因此,权力必须置于严格监督约束之下,关进“铁笼子”,让掌权者始终“惴惴如临深渊,矜矜如履薄冰,栗栗如不满日”。
“杀——”一声声血性的呼唤,一招招凌厉的刺杀,人群中一个目光刚毅、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匕首操练得虎虎生风。他是中建岛守备队军医蔡关泉。
据介绍,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,从1970年到2007年历时37年;第二个100次发射仅用了7年。长征运载火箭圆满完成第200次发射后,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,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成双百次宇航发射的国家。
今年上半年,中国特种部队先后与泰国海军陆战队、印尼特种部队举行了“蓝色突击—2012”、“利刃—2012”联合训练。
楚戈尔训练场内土路多、坡度大,卷起的烟尘一度让后续车辆无法看清周围情况,装备维修处助理员王利军说:“这不仅对车辆装备是个考验,对已经连续驾驶7个小时的驾驶员更是考验。”
此次投资将资助设施设备供应,以开展TP400发动机的维护、维修和大修,雇员培训,以及将已有试验台转化为具有发动机地面运行的能力。这将起初用于保障RAF服役的发动机,但是也能够用于其它A400M客户的保障服役需求。
据国外媒体报道,由美国军方资助研制的一种超级飞艇具有强大的货物运载能力,是目前中型运输机运载能力的3倍以上,航程可达到数千英里。这款超级飞艇还处于原型机的设计阶段,工程师们正在准备进行首次飞行测试。由于飞艇不需要跑道,在一块空旷的地方就可以完成垂直起飞和着陆,有时候甚至不需要着陆区,可悬空系留。
“守护者”号无人船早在海上待命。据江苏警方相关人员介绍,这是一台能自主航行和远程遥控侦查的“水面机器人”,装备的光电吊舱可远距离拍摄、回传人员图像。“守护者”号对客轮上所有乘客进行扫描,将图像回传至公安图侦作战室,通知指挥中心走私犯及特警队员所乘客轮即将靠岸。
显然,安倍已准备将钓鱼岛之争升级到军事对抗,对华开第一枪。早前本栏多次预言,蛇年开始日本将会对中国进行偷袭,如今果然不幸言中。按此趋势,中日之战已不可避免,问题只是大打还是小打。
1944年春,敌人为了肃清“无人区”抗日力量,再次进行疯狂“扫荡”,一连七天七夜搜山剿岭,百姓纷纷躲进深山。邓玉芬的六儿跑丢了,她只好背着不满7岁的小七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里,一藏就是好几天。山洞里又阴又冷,加上几天几夜没有东西吃,小七病了,浑身烧得像火炭,哭闹着要回家,要吃饭。邓玉芬百般哄劝,小七仍哭闹不止。这时正赶上敌人又来搜山,如果哭声被敌人听见,不但母子二人会落入魔爪,更严重的是旁边不远的山洞里还藏着许多乡亲,必然也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。邓玉芬心急如焚,可孩子哪受得住饥饿的煎熬啊,还是大声地哭。眼见敌人越来越近,邓玉芬急出了一身冷汗。情急之中她再也顾不得许多,从破棉袄里撕下一团棉絮,一狠心塞进小七的嘴里。小七猛踢猛挣,邓玉芬紧搂住他,死死地堵住他的嘴。过了许久,敌人走远了,邓玉芬忙把棉絮扯出来,可怜的孩子已被堵得脸色青紫,没有气了。邓玉芬心似刀割,泪如泉涌,摇着孩子一声声地呼唤,小七这才慢慢回过气来。他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,用微弱的声音喃喃地说:“妈妈,我饿,饿……”。邓玉芬的心碎了,她真想冒险出去给孩子找点吃的,可这关系着附近乡亲们的安危,她不能这样做啊!当天晚上,连个大名都没有的小七连病带饿死在妈妈的怀里。邓玉芬再也承受不住这巨大的精神打击,当即昏死过去。当邓玉芬从昏迷中醒来时,已是躺在猪头岭上自家窝棚里,身边没有了小七,只有乡亲们。乡亲们含着眼泪告诉邓玉芬,敌人撤走了,小七埋在山坡上。邓玉芬挣扎着来到山坡,扑倒在孩子的小坟上失声痛哭,泪水一滴滴渗入坟土之中。泪哭干了,她又一捧一捧地往坟上添着泥土,然后守在坟旁,坐了整整一宿。终于,在曙光重又出现的时候,坚强的邓玉芬,又一次战胜了失子的巨痛,重新站了起来。当乡亲们来安慰她时,她反倒安慰大家说:“只要大家平平安安的,小七死了也值”。邓玉芬顽强地生活着,她要亲眼看到胜利的那一天。这一天终于来到了。1945年8月,中国人民经过八年奋战,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。邓玉芬笑了,她用笑声告诉九泉之下的丈夫、大儿、二儿、四儿、五儿、七儿:咱们胜利了!